• 田湾核电站严重事故管理通过同行试评估

    2013-11-29

      为提高核电厂严重事故管理水平,2013年11月18日至22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组对田湾核电站严重事故管理进行同行试评估。评估结果显示:田湾核电站严重事故管理已达国内领先、国际同类先进水平。此次评估对于规范开展核电厂严重事故管理同行评估及经验交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文件审查、模拟机演练观摩、人员访谈、现场巡视和查阅文件资料等形式对田湾核电站严重事故管理进行了全面、详细、...

  • 中国首套核电主泵轴密封成功制造

    2013-11-28

      2013年11月21日,东方电气阿海珐核泵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中国首套核电主泵轴密封成功制造庆典仪式。核电主泵轴密封的成功制造,攻克了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冷却剂泵国产化的最后一个堡垒,结束了国内不能生产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冷却剂泵用轴密封的历史,标志着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冷却剂泵成套设备制造实现了完全国产化,是东方电气核电设备国产化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大大推进了我国核电设备国产化的进程。   

  • 福清核电220千伏辅助电源倒送电一次成功

    2013-11-27

      2013年11月21日14点05分,福清核电3、4号机组里程碑节点——“220kV辅助电源倒送电”一次送电成功,顺利实现节点目标。全部技术参数均达预期数值,系统已平稳进入24小时试运行。   该项工作的启动准备历经施工单位三级自检、监理初检、监理工程预验收、质监验收、标准化验收、涉网验收。福建省网批复于11月20日9时开始至22日18时截止,福清核电必须完成3、4号辅助变的启动送电工作。维修处...

  • 我国三代核电密封件通过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2013-11-26

      近日,由苏州宝骅机械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联合研制的自主化第三代核电机组ACP1000核级密封件鉴定会在江苏太仓召开。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ACP1000核级密封件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自主化第三代核电机组要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用于工程。  此次ACP1000核级密封件鉴定项目的顺利通过,标志着我国在解决核电成套设备国产化与出口问题上又迈进了一大步。同时,通过研制,已掌握整套工艺制造...

  • 中核集团与瑞典核燃料和废物管理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

    2013-11-26

      2013年11月18日至19日,瑞典核燃料和废物管理公司与中核集团公司签订放射性废物管理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标志着中国与瑞典在放射性废物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作为瑞典承担放射性废物管理工作的主要单位,SKB在该领域具有先进的研究经验。近年来,中核集团公司积极与瑞典SKB沟通交流,并提出在放射性废物管理领域的合作意向。经过认真讨论和多次修改,双方于11月初就合作谅解备忘录达成一致...

  • 全球首条第三代核电燃料生产线完成设备安装调试

    2013-11-25

      由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生产的全球首条第三代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AP1000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近日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正式投产后可使反应堆发生核事故的风险比第二代核电站低100倍。  该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将是全球第一条新建的第三代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即使遇到地震和海啸双重冲击,也不会产生类似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泄漏事故。  

  •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2号机组并网发电

    2013-11-25

      2013年11月23日上午,红沿河核电站一期2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这标志着红沿河核电站继1号机组今年6月6日正式商运后再增1台发电机组,两台机组将为优化辽宁电力供应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红沿河核电站2号机组采用自主品牌的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2008年3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首次并网发电后,该机组还将进行进一步调试和功能试验,待通过168小时试运行后正...

  • 中国广核集团发起成立国内首家核电产业链培训联盟

    2013-11-22

      2013年11月21日,我国首家基于核电产业链、以提升核电建设者素质为内容、以保障核电建设安全与质量为目标的产业培训联盟——“AE培训联盟”在中国广核集团大亚湾核电基地成立。  根据联盟组建协议,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等23家单位本着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和谐...

  • 航天材料助力第四代核电站建设

    2013-11-22

      日前,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航天碳材料产业化基地重点项目—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停堆系统用石墨吸收球生产线在山东省德州市建成投产,年产8000万颗含碳化硼石墨球,以满足世界上第一座第四代核能系统安全特征的20万千瓦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需求,并在关键材料领域有力助推和保障我国第四代核电站建设和商业推广。   据介绍,前期受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委托,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用两年时间完成了石墨球项目...

  •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验收

    2013-11-21

      2013年11月14日,国家科技部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了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的“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会。科技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大领导以及实验室骨干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总结汇报,查阅了实验室建设验收申请报告,审查了相关佐证材料,现场考察了高能所部极低本底测量实验室、RPC实验室、半导体探测器...

  • 三门核电SRTF项目首个系统正式移交调试

    2013-11-21

      2013年11月14日,由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三门核电SRTF项目生产闭路电视监控系统(TVS-80)移交包文件由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正式签字接收,完成了SRTF项目首个系统移交包安装向调试移交,标志着SRTF系统移交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生产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移交,不仅理顺了系统移交的流程、积累了相关经验,同时为后续SRTF其他移交包的移交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 两个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科研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2013-11-20

      近日,国防科工局项目验收委员会对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承担的“甘肃北山新场—向阳山地段选址和场址评价研究”(北山五期)和“西北地区高放废物处置库备选区预选研究”(西北区预选)两个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科研项目进行验收现场审查。验收委员会听取了项目汇报,审查了项目文档,经过认真讨论,验收委员会认为项目完成了各项研究内容,达到了研究目标,已具备了验收条件,一致同意两个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验收委员会要求...

  • 核电站“神经中枢”实现中国制造

    2013-11-19

      近日,我国核电技术再获重大突破,被称为核电站“神经中枢”的核电站全数字化仪控系统(DCS),由中国广核集团所属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公司自主研发完成了工程样机系统设计,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我国成为继美、法、日之后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核级DCS的国家,攻克了核电自主化最后20%关键技术“堡垒”。   DCS系统是核电站重大关键性成套设备之一,对于保证核电站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其建设进度...

  • 中广核固废处理设备研发成功填补国内空白

    2013-11-18

      近日,中广核工程公司自主研制的水泥固化线核心设备在武汉通过验收评审。   水泥固化线用于处理核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废树脂、浓缩液和废过滤器芯子,将固体废物与水泥进行充分混合,待水泥凝固后进行暂存及后处理。该设备涉及专业多,技术复杂,长期以来垄断在少数几家国外供货商手里,不仅采购成本昂贵,合同执行压力大,质量也得不到有效控制。   为打破垄断,2011年底,中广核工程公司设计院核...

  • 上海合资企业进军核电调节阀领域

    2013-11-18

      日前,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与英国IMI集团共同投资组建上海自仪希希埃阀门有限公司,新成立的公司将主要从事关键核电调节阀加工、设计和生产,为目标市场提供关键核电调节阀,填补上海电气乃至国家在核电调节阀这个关键领域的空白。据悉,该合资公司投资额为4000万元人民币,投产后,可实现关键核电调节阀的国产化制造,降低核电项目建设成本,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据了解,核电调节阀是核电站运行的流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