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与西班牙泰纳通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8-12-03 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1月28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的共同见证下,国家电投董事长钱智民在西班牙马德里蒙克洛亚宫与西班牙泰纳通公司总裁哈维尔格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确认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意向。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核电、常规电、新能源、第三方市场开发等领域开展培训和技术合作。 在签约前与格拉会谈时,钱智民表示,泰纳通是一家能源领域高技术创新型企业,与国家电投在业务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合作前景广...
中核集团“造船出海”:改革创新才有底气
2018-12-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的核电技术发展,不会被人卡脖子!在改革开放40年这样一个时间坐标点上,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剑锋喊出了底气。 63载的攻坚克难、艰苦奋斗,中核集团从国之荣光到国之重器再到国家名片,在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核大国走向核强国的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40年的鸿篇巨制,更是清晰勾勒出其快速发展的容貌。 底气从何而来?余剑锋意气风发:今年年中,备受瞩目的AP1000实现了重...
访谈:环形燃料预计5到8年实现工程应用
2018-12-03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
良好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是保障核电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核电厂反应堆堆芯的心脏,燃料组件的性能是影响核电安全性和经济性的主要因素,也是核电科研领域的重要阵地。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压水堆环形燃料于11月26日顺利开展了零功率物理实验。这在全球尚属首次,使我国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领跑者。为什么会选择压水堆环形燃料,当前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果,后续将如何推动环形燃料落地呢?环型燃料元件与华龙一号的关系是什...
中法核能领域合作创新共走中欧能源“一带一路”
2018-12-03 来源:人民网
世界上80%的核电站已拥有30多年历史,混凝土结构过早老化,会成为这些核电站发生停产及生产意外的重要因素。中国作为新兴核电产能大国,如何良好预测和提前防备核电站老化,将是关乎国计民生与社会安全的大事。作为欧洲核工业安全检验领域的领导者,法国的阿拜维集团APAVE与中广核已在多个核能项目上建立合作,成果颇丰,并因此入围法中委员会2018年第五届中法团队合作创新奖决赛,成为中法两国高科技创新合作领...
记中国核电卓越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2018-12-03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
截至2018年10月,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实现机组安全无事故运行150多堆年;旗下前不久双双投入商业运行的三门核电1、2号机组实现了工程建设全过程无重伤以上事故以及调试期间无非停的卓越安全业绩记录;多台机组WANO单项指标符合卓越标准、综合运行指数位于全球优秀行列11月17日,中国核电在中外企业文化2018深圳峰会荣获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文化典范组织等多个奖项,卓越核安全文化体系...
华龙一号英国项目参考电站防城港二期首台反应堆压力容器完工
2018-11-30 来源:中广核
2018年11月29日,华龙一号英国项目参考电站中广核防城港核电二期工程首台反应堆压力容器在中国一重所属大连核电石化公司完成制造任务,为稳步推进防城港二期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防城港核电二期工程是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项目,也是华龙一号英国项目参考电站。项目于2016年12月24日正式开工建设,并于2018年5月23日完成3号机组穹顶吊装,从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华龙一号福清核电6号机组压力容器顺利引入反应堆
2018-11-29 来源:中核集团
压力容器是核电站核心设备,承担着重要安全屏障的作用。2018年11月28日,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6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顺利引入龙门架16.5米平台,为后续压力容器筒体翻转、竖立和就位奠定坚实基础。 压力容器在龙门架下经过卸车、吊索具挂设、试吊等步骤,在确定安全质量可靠后正式起吊。吊装过程缓慢控制速度,经过起钩、平移和落钩等动作,将压力容器缓慢放置于重载车上,至此压力容器顺利引入16....
研讨核能发展重大问题及发展战略 首届中核智库论坛在京召开
2018-11-29 来源:中核集团
11月28日,首届中核智库论坛暨新时代核能发展论坛在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召开。论坛围绕我国核能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及新时代发展策略进行讨论,强调在军民融合的背景下,要加强全产业链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同时坚持面向市场,推动新时代核能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俆銤、中国电促会副会长邱建刚、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李广长等8位核能专家受邀出席论坛并作报告。来自中核集团总部,中...
我国核技术应用全领域研发平台成立
2018-11-29 来源:中核集团
11月23日,我国最大的核技术应用企业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成立研究院,将打造覆盖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全领域的科研机构,标志着我国核技术应用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成立的研究院将以现有集团科技资源为基础,联合国内外优势企业,以打造国际一流为目标,逐步形成包括体外诊断技术研发中心、放射性药物研发中心、呼气试验研发中心、放射源及应用研发中心、医疗装备研发中心、辐照应用研发中心,核素研发中心等...
中核集团开展首次全系统军民融合专题业务培训
2018-11-29 来源:中核集团
11月27日,中核集团第一次、覆盖全系统的军民融合业务培训正式开班。本次培训旨在领会军民融合重大意义,学习国家有关军民融合的方针政策,掌握集团公司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路做法,推助核工业军民融合发展。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曹述栋做开班动员讲话。他指出,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核工业的军民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距离国家多领域、全要素、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还有一定差距,迫切需要创新的工作思...
中核集团成立核燃料与材料研发中心
2018-11-28 来源:中核集团
研发生产高性能核燃料与材料,打造高性能核电堆芯,是实现核能高效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11月27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核燃料与材料研发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京举行。核燃料与材料研发中心的成立,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先进核科技工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核集团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发展迈出重要步伐。 据悉,中核集团核燃料与材料研发中心依托集团公司总部、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
我国新一代核燃料专用设备实现生产工业化应用
2018-11-27 来源:中核集团
核燃料专用设备是一个国家核能力的重要标志和核电发展的重要基础。11月22日,由中核集团自主研制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新一代核燃料专用设备实现大批量生产阶段生产定型,标志着我国新一代核燃料专用设备实现生产工业化应用,核燃料产业实现关键环节全面升级。 多年来,中核集团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通过持续设计优化和工艺优化,产品的成品率、可靠性、经济性、工艺稳定性和标准化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满足...
中核集团完成全球首次环形燃料元件零功率物理实验
2018-11-27 来源:中核集团
11月26日,随着一声指令下达,两根燃料元件依次插入反应堆,调节棒提起,仪表上功率指示曲线逐渐上升并趋于平稳,全球首次环形燃料零功率物理实验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顺利完成。目前,中核集团在环形燃料组件研究领域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全尺寸试验组件已完成设计制造,这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对我国引领未来核燃料元件创新发展趋势意义重大。 核燃料元件是核电厂反应堆的核心部件,其性能是核电安全性和经济性最重要的影...
中国同辐研究院揭牌成立
2018-11-27 来源:中核集团
11月23日,中国同辐研究院揭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在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中国同辐体外诊断技术研发中心授牌仪式同期举行;中国同辐高端人才引进方案和科技创新激励措施同时发布。 据了解,中国同辐研究院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大科研投入,做强技术研发工作为目的,支撑中国同辐八大产业发展的平台。中国同辐体外诊断技术研发中心是中国同辐研究院管理框架下的第一个研发中心,为体外检测技术领域提供...
国际小型铅基堆联盟成立 中科院核安全所任主席单位
2018-11-27 来源:科学网
11月23日,国际小型铅基堆联盟CASLER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lliance for Small LEad-based Fast Reactors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在中国合肥召开,来自欧盟、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十余个国家50余位成员专家出席。 会议推选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核安全所为国际小型铅基堆联盟CASLER主席单位,中科院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