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0届大会在维也纳召开。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出席大会并在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全文如下:
主席先生:
非常高兴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0届大会。请允许我对你当选本次大会主席表示祝贺。中国代表团将全力支持你的工作。
自1957年成立以来,国际原子能机构忠实履行《规约》职责,在秘书处和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为推动世界核能和平利用事业发展、遏制核武器扩散,为实现全人类和平、繁荣、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在回顾机构所取得成就的同时,更要推动机构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为世界和平利用核能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我愿借此机会,对机构在天野之弥总干事领导下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
主席先生,
当前,世界格局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于历史转折点,全球面临经济增长放缓、能源需求持续疲软、反恐和安全局势严峻、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多重风险和挑战。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今年9月,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杭州成功召开,与会领导人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展开讨论。峰会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首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而核能与核技术在保障能源安全、应对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加强反恐与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必将在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问题。今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交存了《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中国将发展核能作为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稳定经济增长、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3月,中国发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重申了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政策。目前,中国在运核电机组35台,在建核电机组20台,积累了丰富的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行经验。在加快核电建设的同时,我们也高度注重创新发展。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国内首堆和国外首堆已经开工建设,目前进展顺利,标志着该技术的安全性、经济性等已得到广泛认同。大型先进压水堆CAP1400和小型多功能反应堆ACP100也完成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通用安全审评,具备工程实施条件。
主席先生,
核安全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中国核能发展始终秉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核安全监管体系,保持了良好的核安全记录。福岛核事故以来,中国政府充分研究汲取福岛核事故经验教训,开展核安全全面大检查,逐项排查风险,制定整改方案,完善核领域法规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充实核安全监管和核应急人员队伍。应中国政府邀请,机构核安全监管综合评估跟踪服务专家组于今年8月来华开展评估,专家组在肯定中国核监管体系在福岛核事故后得到显著加强的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改进建议。相信此次评估将对推动中国核安全监管水平迈上新台阶发挥积极作用。
主席先生,
构建全球核安保体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主席出席了今年4月在华盛顿举行的第四次核安全峰会,就构筑持久平衡的全球核安全框架提出强化政治投入、强化国家责任、强化国际合作以及强化核安全文化的4项主张,充分展现了中国同各国共同推进核领域全球治理的责任担当。自今年3月投入运行以来,核安保示范中心已开始与机构联合举办国际核安保培训活动。我们愿利用这一平台构建核安保能力建设网络,为亚太地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核安保从业人员培训、核安保技术演练和交流等活动。中国承担的加纳微堆低浓化改造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我们愿在“加纳模式”基础上协助其他国家改造从中国进口的高浓铀微堆。
主席先生,
中国与机构及其他成员国在促进核能发展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今年4月和7月,中国相继承办了第20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和第9届国际青年核能大会等国际会议,为核领域同行提供了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激发了青年人投身核能事业的意愿。中国与机构合作成立的核电安全建设培训中心,自2011年以来已经为36个国家近200名学员提供了核电基础设施建设培训服务。中国积极支持机构核应用实验室改造项目,除捐赠一套价值250万美元的新型辐照系统外,还捐款200万欧元用于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等,期待实验室的落成更好地助力机构履行促进核技术和平利用的职责,使更多成员国受益。中国将积极参加机构主办的核知识管理国际大会、以及定于明年举行的辐射科技应用国际大会以及技术合作计划国际大会,与各国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核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
主席先生,
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已经进入执行阶段。中国认真履行承诺,与美国、伊朗等各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推动阿拉克重水堆改造项目不断前行。中国还向机构2015年和2016年执行全面协议对伊核查任务提供了400万人民币的预算外捐款。中方将继续同各方一道,共同为推动伊核问题的全面、长期和妥善解决做出新贡献。
主席先生,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机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推动机构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促进核技术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我愿提出以下四点主张:
第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机构在制订2018—2023年中期战略时,要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衔接,发挥好技术合作渠道的作用,协助成员国安全、可靠、可持续地利用核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要提高核安全水平。机构在加强全球核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中方希望机构通过制定和完善核安全标准和导则、提供核安全评审服务、开展核安全人才培训等方式,协助成员国提高核安全水平。
第三,要加强核安保合作。中方支持机构在国际核安保领域发挥核心作用,期待今年12月举办的国际核安保部长级会议能落实核安全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为推动后峰会时代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全球核安保体系奠定基础。
第四,要确保核保障效果。中方支持机构根据形势和技术的发展,对现有保障措施进行必要的改进。在提高保障效率的同时,更要保证保障有效性、公正性和客观性。我们希望机构秘书处继续以公开、透明的方式与广大成员国进行对话和磋商,共同为提高保障有效性和效率作出努力。
主席先生,
今年8月,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成功。墨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不仅在物理学方面有较高的造诣,还提出了“兼爱”、“非攻”的理念,这在当代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恒久的愿望,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以“原子促进和平与发展”为使命,为核能造福于人类的和平、繁荣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谢谢主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