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访
先进、先进,再先进
早上9点,大巴驶出北京城区进入房山区后明显感觉到空旷许多,进入长阳科技园区后行人、车辆更显寥寥。核安保示范中心就静静地伫立在这里。
3月16日,离示范中心正式成立还有两天,记者提前探访了这家号称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最大的核安保培训中心,亲眼见识了很多全球最顶尖的核安保技术,亲身感受了其“高、大、上”的强烈气场。
粗粗看来,占地面积5.3公顷的示范中心里面很是空旷,综合培训楼、分析实验楼、环境实验楼、核材料衡算与实物保护模拟设施等,从外观上看不过一座一座样式保守的小楼。然而与外观的“空旷”相比建筑物中高科技含量的仪器、设施却“密集”得令人吃惊。
第一站:分析实验楼
这座三层小楼平凡无奇,只有一进门就要在门口的黏胶地面上踩过清理鞋底的尘土,让它稍显不同。楼道的两侧都是宽敞的实验室,透过大大的玻璃窗可以看见里面的工作场景:偌大的空间、简单的设备、1~2名工作人员。如果没有讲解,外行还真的完全看不出“门道”。然而,这里那些看上去不大的“铁皮箱子”和“铁皮罐子”却个个都不简单。这里所有设备都由美方提供,有的甚至比美国几家国家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还要先进。“这台热电离质谱仪是一台精确分析设备,它的分辨能力相当高,能准确分析出空气中万亿分之一(10的负12次方)浓度的核物质,在样本非常标准的情况下,测试精度甚至可以达到一千万亿分之一(10的负15次方)。举个例子,一个犯罪分子残留在现场的任何一点放射性物质,都可以被它所‘捕捉’,不仅如此,连所遗留的放射性物质是什么,甚至哪里生产的都可以分辨出来。”一层尽头的一间质谱技术实验室前,工作人员的讲解让记者们个个张大了嘴巴。
第二站:环境实验楼
如果说分析实验楼中布满了核安保领域中全球最顶尖的“小”仪器,那么这个环境实验楼里可全是全球顶尖的“大家伙”。
一间十几平方米的“白房间”引发了记者极大的兴趣,这是由一个标准3米法半电波暗室、一个屏蔽控制室和一个屏蔽功放室组成的电磁兼容测试环境。“这里完全可以满足各类民用产品,例如工业、科学、医疗设备、信息技术设备等电磁兼容测试需要。”
此外,这里还有老化、沙尘、水等多个环境试验设备,这些设备小则两三米高,大的要占到十几二十平方米,比如这里还有一台大型步入式温湿度检测箱。“这里的设备能够完成对各类核安保设施的环境考验试验。”据工作人员介绍,拥有这样齐全的环境检测设施实属难得。
第三站:核设施模拟区
如果此前都是感受一个个孤立的核安保技术、设备的先进,那么在这个包含出入口控制设施、模拟核材料库、核材料衡算与控制设施、响应力量演练设施等在内的核设施模拟区,你可以体验到核设施保护区的全貌。
进入模拟的核设施保护区,两道高高的铁丝网护栏,实现了防止人员入侵的功能。别小看这看似随处可见的铁丝网,所有材料都是通过美国从瑞典进口的,强度极高,普通钳子很难一下绞断。此外,两道铁丝网中间,布置的红外感应、微波探测等各类监视设备密密麻麻得令人咋舌。一旦有活动物体入侵,就能迅速在控制中心发出警报。
而最令记者震撼的是一间长80米、宽16米的空旷大厅,里面空荡荡的,最前端一个投影仪,脚下的地板有点软,就这一点感受。
“核安保工作中,先进的仪器设备固然重要,但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人。这里是我们的实弹演练大厅。”工作人员的话音刚落,就有记者接口:“喔,就是打真人CS吧。”——当然不止于此。
“这里的墙面、地面、天花板全部是防弹设计的。”原来,地面铺着厚达七八厘米的橡胶垫子,全部北欧进口。
“通过这里的投影设备,我们可以把国内任何一个核设施的实景copy到这个房间来进行实景操练。”
“这个房间可以模拟大雨、闪电、大雪等各种天气条件,不是影像,而是通过喷头喷水、造雪机造雪以及放电闪光装置达成真正的雨、电、雪,训练安保人员在各种天气环境中的反应。”
随着介绍的深入,记者们无不感喟自己最初对它的轻视。
详 解
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主任邓戈:细数示范中心三宗“最”
顶着“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全、设施最先进”的光环,核安保示范中心的建成引发广泛关注。如何理解这三宗“最”?它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什么?记者请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主任邓戈一一道来。
缘起全球核安全峰会
2010年,在首届核安全峰会期间,中美两国元首达成共识,决定在华共同建设核安保示范中心。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建立核安保示范中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明确中方负责提供项目用地、建设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美方负责提供主要技术设备。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应运而生,于2011年11月成立。该中心隶属于国家原子能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国家的核安保、核材料管制、核进出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开展政府间相关交流与合作,并承担核安保示范中心的建设和运行。
28轮技术磋商定位锁定“四大平台”
在2011年两国签署备忘录后,两国政府组织了强大的专家团队,先后进行了28轮技术磋商,最终将示范中心的功能定位于四大平台的建设,即测试分析平台、技术研发平台、教育培训平台以及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该中心将面向中国及亚太地区国家开展培训,每年可培训2000人左右。培训对象主要包括核安保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从业人员以及响应力量。通过各种先进的训练设施和演练技术,培训对象可以得到核安保领域的专业训练,提升自身核安保能力。
经过精心的筹划,示范中心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规模最大、设备最全、设施最先进”这三方面。首先规模最大。目前全球,特别是亚太周边国家也有类似核安保中心,但规模较小。而示范中心占地5.3公顷,建筑面积2.75万平方米,这在目前各国的安保中心中是“拔头筹”的。第二,设备最全。这直接与示范中心的“四大平台”定位有关。这四项功能其他国家的核安保中心往往只具其一或其二,然而我们的示范中心最初的布局就是具备四方面的职能,因而所配备的设备也最为齐全。第三,设施的先进方面。以分析实验室为例,美国也有先进的核安保分析设备,然而这些设备都分布在各个实验室,相对分散,而且我们的示范中心建设较晚,设备采购就是瞄准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因而,整体看来,说设施最先进绝不为过。(杨阿卓)来源:中国核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