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主导制定的核电工程建设用水泥标准——GB/T31545-2015《核电工程用硅酸盐水泥》于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对于规范我国核电工程用硅酸盐水泥(简称“核电水泥”)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推动水泥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国核电工程用水泥和混凝土质量,保障核电站的长期安全运营将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核电工程建设的关键基础原材料,核电水泥主要用于核电站核岛和安全壳等关键工程部位,要求水泥具有高早强、低水化热、干缩小等综合性能,即核电水泥集早强水泥、中热水泥、道路水泥等多个水泥品种技术要求于一体,生产难度大。我国在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都是采用进口水泥,不但运输不便且成本高昂,同时也制约了我国水泥技术发展。
针对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迫切需要,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依托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课题“高强中热核电专用水泥的制备及核电工程混凝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历经数年科技攻关,开发了核电水泥、自密实混凝土、高气密性混凝土和高整体性容器等系列新产品、新材料和新技术,为国家核电工程水泥混凝土的高耐久、长寿命、高安全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总结和凝练“十二五”课题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联合国内核电工程设计、施工单位以及水泥生产企业共同制定了《核电工程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以指导核电水泥的生产和应用,满足了我国核能资源开发和核电工程建设之急需。
目前核电水泥已在岭澳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阳江核电站、田湾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等多个核电工程中成功应用,提升了核电工程混凝土性能,降低了混凝土绝热温升,应用效果良好,得到核电工程领域的一致好评。
核电水泥作为我国特种水泥的新品种,以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求为导向,实现了科学研究、生产示范和工程应用的一体化,对推动特种水泥行业发展,提升我国重大工程领域水泥混凝土质量,完善重大工程领域标准(规范)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来源:中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