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协会主办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新闻媒体通气会上,中核集团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潘建明介绍了中核集团参展总体情况以及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华龙一号”,重点阐述了集团公司在军民融合发展中形成的主要经验。
在谈及中核集团军民融合发展的主要经验时,潘建明指出,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核工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都给予了正确的领导和英明决策,成为我国核工业发展壮大的坚强后盾。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中央坚持发展核电的方针不变,有力地推动了军民融合发展。二是坚持安全发展。中核集团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核安全作为核工业的生命线,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三是坚持创新发展。几十年来,中核集团一直跟踪世界核科技前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和自主创新,有力地支撑了核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四是坚持为国民经济服务。将核军工科研生产根植于产业经济发展的体系当中,正确把握产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增强军民转换能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据了解,中核集团军民融合发展成果丰硕,除“华龙一号”外,还包括中国实验快堆、中国先进研究堆、铀浓缩工程、串列加速器、动力乏燃料后处理中试厂、世界先进质子回旋加速器、先进地浸采铀技术、自主研制的CF3燃料元件等等。另外,中核集团核技术应用产业也是军民融合的典型,主要包括医用同位素、工业用放射源、辐照站等。如利用秦山三期重水堆生产钴60技术及产业化,打破了国外对原料的垄断,也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未来核技术应用还将在材料改性、农业与环境、测量技术、公众安全、核医学等领域有更大的发展,也将成为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方面。
来自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日报》等30余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媒体通气会。(来源:中核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