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英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我们的华龙一号落地英国将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最好实践。”4月21日,由中广核集团、中核集团与法国电力公司联合举办的英国新建核电站供应链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中核集团总经济师黄敏刚向来自中法英三国的能源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90多家核能团体和企业代表描绘了中英核能合作的未来。
示范机组核准开工将增强英国对华龙一号的信心
黄敏刚与参会人员分享了“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的最新进展:“4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正式核准在中核集团福清核电站建设中国首台示范机组,福清核电厂5机组将于四月底或五月份浇灌第一罐混凝土,这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的重大里程碑”。
黄敏刚介绍,前不久英方代表团到福清核电基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增加了对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信心。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就“华龙一号”展开讨论并认为,“华龙一号”首台示范机组即将在福清开工,标志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在进度上有助于积极推动以福清“华龙一号”为基础的自主三代技术及时通过英国GDA(通用设计)评审并落地英国布拉德韦尔(BRB)项目,为后续占领技术制高点、进入西方发达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华龙一号”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福建,途经南亚、波斯湾(埃及),最终落地海上丝绸之路终点英国,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完美路径和最佳实践,将开启互利共赢新局面。
中核集团核电走出去具备三大优势
对于核电走出去,黄敏刚介绍了中核集团过去一年中在国内和国际核电市场上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中核集团在核电走出去方面具备如下三大优势。
首先,中核集团国内核电机组持续增加,在运机组总数已达到12台,核电站建设运营经验不断提升;
其次,中核集团在国际市场开发已取得显著成绩:通过与阿根廷签署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中核集团将以设计、设备、建设、资金、服务、燃料制造和燃料处理等全产业链形式参与阿根廷核电项目;
“中核集团是中国唯一出口过核电机组并具有批量化出口核电机组业绩的集团。”黄敏刚指出,目前中核集团正在和包括埃及等在内近20个国家开展核能洽谈及合作,相信不久将来能签署更多合作协议。
其三,“中核集团还具有核工业全产业链优势。”黄敏刚强调,中核集团在积极推进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的同时,还与英国核工业界在退役及后处理、联合技术研发领域深入讨论,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以推进实质性项目落地。
中核集团愿意与各方探讨更多国际合作机会
在本次会上,包括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法国电力公司在内的等17家企业共同发布联合声明并承诺将通过经验和专业共享,按最高核安全标准为英国及海外市场的新建核电项目提供支持。
“中核集团愿意积极调动技术和人才资源,为中英和平利用核能领域合作做出应有贡献;更愿意与英方、法方以及在座的各供应商一起,共同探讨更多国际合作机会,为子孙后代创造更为环保、更为经济的清洁核电能源。”对于核能合作未来,黄敏刚用两个愿意表达了合作愿望。
后续中核集团将继续认真贯彻“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核电”走出去,以带动国内核电装备的批量化生产和出口,与中广核集团、EDF及英法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做好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的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核工业完整产业链的基础和优势,与英国核工业界全面合作,拓宽并提升中英高新技术合作的范围和层次,逐步实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技术向西方发达国家出口的重大突破,推动我国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迈进。(来源:中核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