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闭幕,当走出人民大会堂时,来自核工业系统的9位委员都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
此次政协会议上,这9位委员共提出了8个与核工业发展紧密相关的提案,内容涉及核电发展、矿产资源的保护、新技术的开发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在核电发展的规划问题上他们一致呼吁:中国核电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亟待确立,自主化道路要坚定不移。这一观点在全国政协科技组的讨论中形成一大热点。
“现在说核工业的春天来了一点都不为过,这次政协会议上,科技界对核电的关注程度非常高,搞研究的、电力公司的都在谈核电建设,而且气氛很热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许谨诚委员这样说道。刘巍委员表示:“面对核电大发展的形势,政协会议为我们核工业系统的委员提供了很好的建言献策的舞台,不管是来自经济领域还是科技领域,我们这些委员都在努力思考该如何促进这项事业的发展。”
经济组政协委员呼吁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核电应该走自主化道路
在全国政协经济组的讨论中,中核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穆占英以及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江两位委员建议: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核电发展不能放弃自主化道路。
核电造价直接决定核电的销售价格,目前核电的价格要高于火电、水电--核电大发展不可能绕过这个经济问题,它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降低造价才会让核电在市场上真正具有竞争力。穆占英明确表示:“降低核电造价的主要途径就是自主化:只有从核电站的设计、设备制造到工程建设以至最终的运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主化,价格才会降下来。”
李永江也表示:“电价降下来的主要突破口在于自主化--更确切地说在于自主化核电站的批量生产。”秦山二期核电站是我国首座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商用核电站,作为秦山二核董事长的李永江说,秦山二核的实践经验坚定了他对核电自主化道路的信心。
据介绍,目前国产核电的电价已经显现了竞争力,而且竞争力还将越来越强。秦山二核3、4号机组扩建后,预期电价还有不少下降空间--这样核电将更加具备在市场上竞争的资格。
科技组政协委员表示 配合核电发展 科研开发要做长远打算
国家提出,到2020年我国核电要发展到4000万千瓦。对此,来自科研院所的委员们表示,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在核电大发展这样一个背景下,科技工作者要做长远打算,配合核电发展作积极的准备。
原子能院院长赵志祥委员表示,核电大发展的形势下必然产生很多相应的科研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一个长期的科研发展战略:首先是关于先进核能的研究,如快堆技术、加速器驱动接近核能的技术,这类研究周期比较长,要提前作出布置;第二是先进的核燃料循环技术,没有封闭的核燃料循环体系,核电本身具有的优势无法发挥;还有与核电配套的通用技术以及基础科研方面也要有一定的规划。
李冠兴委员则把目光聚焦在钍资源上,提出了保护有关钍资源,尽快制定铀-钍燃料循环的长期发展战略的提案。在提案中,他指出:在国家积极推进核电发展的时候,对于我国有丰富储量的钍资源可作为一种铀的后备资源加以开发。他还强调:虽然离钍资源的应用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还有许多困难,但希望一定要把资源先保护起来,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陈炳德委员建议将超临界压力水冷堆研发计划列入国家核能发展计划当中,并尽快启动前期研发工作;加强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合作,最好能加入第四代国际论坛合作组织。(杨阿卓)
转 自:中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