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在全国政协科技组联组会议以及无党派人士的两个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钱积惠和政协常委杨岐发出了同样的呼吁:制定核电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刻不容缓,核电发展自主化应在规划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在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钱积惠说,2004年,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用“积极发展核电”代替了过去的“适度发展核电”政策,这为中国核电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更是为核电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这不仅表明了中央的重视和决心,而且国家能源的现实形势也决定了非上核电不可。因此,无论是核电主管部门还是从业人士一定要交出满意的答卷,决不能懈怠。
对于4000万千瓦这个硬指标,钱积惠算了这样一笔账:要在2020年达到4000万千瓦的发电量,粗略估计,意味着我们要建30个以上百万千瓦级机组。这些机组在2015年以前就要全部投入建设,10年时间里平均每年就要有3个机组开工建设。
核电发展的良好机遇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但也意味着对于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各方面应该给予更为充分的认识。杨岐表示:核电发展的时间表应加紧拿出来,确立核电中长期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核电发展的迫切要求。首先要明确未来核电产业的战略定位;应该在专家仔细研究后,确定分阶段达到的目标;要指出尽快起步的切入点,抓紧快上新的核电工程。
在强调核电建设时间紧迫性的同时,钱积惠和杨歧还不约而同地提出:核电自主化应该是中国核电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钱积惠斩钉截铁地表示,我还是相信,依靠自己是最踏实的,而且就是引进,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来搞。他说,按国家要求完成计划装机容量、满足国内对核电的需求,这是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占第一位的。我们一方面要追求先进技术,一方面必须积极展开自己的核电设计。
杨岐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在准备对国外招标谈判的同时正式启动国产的百万千瓦级核电项目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自主设计的核电站要按正式立项的程序,加速完成设计、选定厂址、纳入计划,与国外引进平行开展,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备用手段。(杨阿卓)
转 自:中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