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原子能机构网讯] 军事医学科学院防原医学救援队于1993年组建,是国家、军队重点建设的国内惟一一支成建制的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机动力量,是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技术后援部。近年来,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党委高度重视防原医学救援队的建设,在人员、装备、训练和任务保障方面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一、优化人员结构,确保救援队伍整体实力
救援队根据任务需求,明确和细化整体队伍的岗位设置和职责,抽调相关专业高素质的专家组成救援队伍;根据研究所的人员现状和形势要求,定期更换部分队员;通过以老带新培训锻炼年轻人的应急能力,始终保持队伍的后劲和活力。
二、注重理论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应急救援专业化水平
组织队员学习国家、军队发布的核事故医学应急处理的有关规定和技术导则;通过定期集中培训、专题研讨等形式,普及新技术和新理论;每年选送中青年骨干到国际一流的培训中心进行短训。长期、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为队员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加强模拟实战演练,着力增强应急机动能力
救援队把模拟演练作为加强防原医学救援队建设的重点环节。组织队员就某一单项救援技术或方法开展反复演练,提高应用熟悉度和灵活性;不定期以全体队员紧急集合等形式加强应急训练,提高队伍应急响应能力;开展系统性的模拟实战演练。
四、努力搞好硬件保障,保证救援装备适应任务需要
一方面,充分利用多年来的科研成果,加强实物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提供配套齐全的救援物品;另一方面,在各级领导支持下,“十五”期间利用上级投入和自筹资金逐步补充和更换现有装备。
五、不断强化组织功能,全面建设过硬战斗集体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战备观念,是研究所党委和防原队党支部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目前,思想过硬,纪律严明,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全队上下蔚然成风。(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