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维也纳11月29日电 综述:伊朗核危机暂告平息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29日在对伊朗核问题审议后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全面履行与代表欧盟的英法德3国近期达成的协议,并决定不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至此,闹得沸沸扬扬的伊朗核危机暂告平息。然而,分析人士认为,伊朗核问题仍存在诸多变数,何时能完全彻底解决尚难预料。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25日开始审议伊朗核问题。在英法德3国同伊朗达成的关于伊朗中止与铀浓缩有关活动的协议开始实施的情况下,原定两天的本次会议应于26日结束。但就在会议开幕前一天,伊朗突然提出要求保留20台铀浓缩离心机用于科学研究,这遭到欧盟3国的反对,致使会议在29日又举行1天。经过两天的私下磋商,伊朗与欧盟3国终于达成协议,同意这20台离心机处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控之下。这一举动使伊朗避免了其核问题被提交到安理会讨论并可能对其实施制裁的尴尬局面。
伊朗的核计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核技术主要从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其核能项目陷于停滞状态。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并与俄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协议》。此后,伊俄两国的核合作不断加强。这引起了美国的不满。美不断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9·11”事件后,美国将伊朗列为“邪恶轴心”国之一,并加大了“打压”力度。
近一年多来,伊朗核问题可谓一波三折。每到关键时刻,伊朗总是以妥协赢得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大多数成员的支持。去年10月,伊朗与欧盟签署过类似的中止与铀浓缩有关活动的协议,但在6个月内,伊朗又重新开始铀浓缩活动。在本次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前,伊朗再次退让,与欧盟3国达成协议。但在协议达成还不到两个星期,伊朗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分析人士指出,伊朗这一系列的反复是其极度矛盾心理的反映。一方面,避免与国际社会“摊牌”,不给美国以制造事端的借口,并借机与欧盟发展全面合作关系,获取经济上的利益;但在另一方面,如长期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不但其核原料供应将受制于人,而且将永远不会有自主的核技术,这又不符合其长远利益。伊朗一直强调决不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认为这是有关国际条约所赋予的。
伊朗核危机暂告平息,不仅是伊朗与欧盟双方努力的结果,而且也是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本次会议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各成员倾注了大量心血,达成了重要共识,为顺利通过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决议铺平了道路。
目前,伊朗核问题只是暂时得以缓和,距完全彻底解决还较遥远。虽然决议没有规定如违反协议进行何种处理的“触发机制”,但伊朗已经表示,中止铀浓缩活动是自愿的,并不代表任何义务。同时,欧盟有关向伊朗提供核技术、核原料以及加强双边经贸关系的承诺能否及时兑现还是一个未知数。今后,伊朗和欧盟在落实协议中还可能出现波折。此外,有关伊朗核问题一旦出现变化,美国会不会进行干预,使问题节外生枝,还有待观察。(记者汤水富 宋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