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20日)
主席先生:
我很高兴再次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代表团对您当选本届大会主席致以热烈祝贺。我相信,您的丰富经验和组织才能一定能使本届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主席先生,
今年是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20周年。20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支持机构根据《规约》开展的促进核能和平利用和保障监督等各项工作,双方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促进性领域,中国同机构及其成员国在核电及核燃料循环、核安全和辐射防护、核技术应用以及人员培训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中国通过机构技术合作项目派往各国培训和科访的人员2000多人次,国外专家来华服务1200多人次。这些活动对促进中国核电发展、建立健全核安全监管体系、推广核技术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着“有取有予”的原则,中国尽其所能,从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积极支持机构开展的各项工作。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向机构提供了约1300万美元的自愿捐款,以及其他以实物方式(In Kind)进行的援助。应机构的要求,中国为其他成员国培训科技骨干和提供专家服务超过2000人次,承办机构的各类会议等活动约200多次。此外,中国还积极参加了机构支持下的“亚太地区核科技合作协定(RCA)”活动,并在RCA框架下承担着核农学领域合作牵头国的任务,为促进本地区的和平利用核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为进一步支持机构的工作,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将再次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100万美元的额外捐款。这些捐款将用于支持机构针对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技术合作活动和支持机构加强核保安方面的努力。
主席先生,
防止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中国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基于这一认识,中国坚定地奉行核不扩散的政策。中国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核武器扩散,积极参与防扩散的国际合作。近年来,中国政府在防扩散和防核恐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步骤,为国际防扩散事业作出了贡献。
中国积极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为提高其保障监督体系的有效性和提高其效率所作出的努力。2002年,中国在5个有核武器国家中,率先批准了“保障监督协定的附加议定书”,为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2003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的防扩散政策和措施白皮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的防扩散政策和实践,体现了中国政府防扩散的决心和诚意。2004年3月,中国就辐射源安全和保安行为准则作出政治承诺,中国国内已经为此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并建立了国家监管体系。中国支持对《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进行修改,并在修约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我们希望缔约国尽早就修订内容达成一致。
今年5月,中国加入核供应国集团,这是中国积极参与防扩散多边机制建设的具体体现。至此,中国已经签署了与核不扩散有关的所有国际条约,并参加了相关的国际组织。中国将以高度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自己承担的国际义务。为此,我们从本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坚持依法管制,在防扩散的做法上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中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出口管制条例》和《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条例》进行了修订,并将很快颁布实施。修订后的条例将完全采用国际上对核及核两用品出口管制通行做法。
主席先生,
最近几年,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历来主张,通过外交和合作的方式和平解决有关问题。在朝核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我们始终主张保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并主张通过对话与协商方式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在解决核问题的同时,朝鲜的正当安全关切应予满足。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不仅符合朝核问题有关各方的利益,也符合本地区乃至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在促进六方会谈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今后还将继续发挥应有作用。在伊核问题上,我们希望这一问题在机构框架内通过对话得到妥善解决。
主席先生,
中国把核电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提高核能在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例。截至2004年7月,共有9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总装机容量701万千瓦;建设中的江苏田湾核电站2005年将全部建成投运,届时全国核电机组的装机容量达913万千瓦。在浙江、广东两省,核电上网电量均超过本省总发电量的 13 %,核电成为当地电力结构的重要支柱,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运行的核电机组安全情况良好,核电厂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一直保持在环境本底水平。
中国政府最近就加快核电发展作出决策,批准了浙江三门、广东岭澳扩建项目,各建设两台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此外,广东阳江项目和浙江秦山二期扩建项目正在报审过程中。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的初步测算,到2020年,全国核电装机容量将扩大到3600万千瓦或更多,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将达到4%以上。在经济发达、电力负荷集中的沿海地区,核电将成为电力结构的重要支柱。
中国核电建设在“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引进技术,推进自主化”的方针指导下,统一技术路线,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核电机组的安全水平和经济性能,实现大型核电机组建设的自主化和国产化,提高核电产业的整体能力。中国欢迎国外有实力的供应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中国核电的建设。
主席先生,
50年前,OBNINSK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核电站,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能源。人类由此进入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时代。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国际原子能机构应运而生。近50年来,机构在广大成员国的支持下,在促进核能和平利用和防止核武器扩散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希望,机构能够继续铭记其《规约》所赋予的使命,保持两类活动的平衡发展,为核能造福于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主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