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输核材料与放射性材料时,需要在相关的包裹、车辆和货运集装箱上贴示黑黄三叶符号以提醒运输材料的辐射性质,这是核安全的一项要求。与此同时,该标签也向蓄意破坏者透露了货物的信息。这只是核运输领域核安全和核安保方面可能出现问题的一个典型例子。最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布《商业放射性材料运输核安全和核安保接口管理》技术文件(Technical Reports Series No. 1001),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早在 2011 年举行的第一届放射性材料安全和安保运输国际会议上,与会各方达成了共同解决核安全和核安保接口问题的共识,该技术文件正是落实共识的重要举措。过去十年,来自核安全和核安保领域的专家通过“核与放射性材料安全可靠运输国际会议”这一机制开展了广泛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实现核安全和核安保协同增效。
该技术文件汇集了各国政府以及放射性材料运输行业最佳实践和经验,侧重于正常的商业运输,即医疗卫生、食品、农业和工业等和平利用核技术领域最常见的放射性材料运输。即使是这种低风险的放射性材料,也存在核安保问题,一旦被非法分子利用,将对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这份技术文件还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清单,以帮助政府部门和相关运输运营商寻找其核安全和核安保法规要求中存在的漏洞或不足,从而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相关监管流程。该文件还就解决安全和安保之间交叉问题提出具体建议,如对于运输包裹、车辆和货运集装箱应当如何贴示标签等。
IAEA 副总干事埃夫拉尔表示:“每年世界各地运输的含有放射性材料的包裹数以百万计,遵守既定的国际运输安全法规将保护人员和环境免遭放射性危害。我们需要确保核安全与核安保措施相辅相成,而 IAEA 最新发布的技术文件将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