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首脑会晤将于本月24日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举行。这次会晤引起各国舆论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布什重新入主白宫后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首次接触,也将对未来4年内俄美关系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华盛顿和莫斯科正为此次峰会进行最后的准备。布什日前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时指出,伊朗核问题是美俄元首将要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不能让德黑兰在大国之间制造分裂。18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鲁哈尼时则明确宣布,伊朗最近的行动表明它无意制造核武器,俄罗斯将继续同该国在核能方面的合作,他本人也将对伊朗进行访问。
俄罗斯和美国均认为核扩散不利于全球安全和稳定,不希望看到伊朗成为核国家。在此原则问题上,双方的立场是一致的。然而,莫斯科和华盛顿对伊朗核计划的真实目的有着不同的判断,围绕如何解决伊朗核问题存在着严重分歧。美国一直指责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威胁要通过先发制人的方式打击其核设施。上月中旬,布什总统公开表示不排除通过非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两天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对这一言论提出批评,强调俄罗斯将采取一切努力使国际社会就伊朗核问题达成的协议得到落实。
尽管如此,俄美两国在首脑会晤前如此过招还是令人颇感意外。此间19日出版的各大报纸都详尽报道了普京会见鲁哈尼时的谈话。分析人士则进一步指出,俄罗斯态度如此强硬首先是出于地缘政治等战略方面的考虑。众所周知,伊朗是俄罗斯的武器市场,两国长期以来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莫斯科不希望看到伊朗同伊拉克一样遭到军事打击并随之被纳入新的势力范围。另外,俄罗斯在伊朗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俄帮助建设的布什尔核电站是一个10亿美元的大项目,俄罗斯上百家工厂靠向伊朗提供核电设备运转。
目前,布什尔核电站项目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原子能部长鲁缅采夫将于本月底访问伊朗,届时两国将签署包括将核废料运回俄罗斯加工处理等内容的协议,俄提供的核燃料也将于协议签署后的3个月内运至伊朗。如果工程进展顺利,布什尔核电站将于2006年建成发电。伊朗方面宣布,为了防止出现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伊朗计划今后几年内总共建造7座核电站。莫斯科一位官方人士18日发表评论说,俄帮助伊朗建设核电站始终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下进行,某些国家指责伊朗发展核武器是想通过不正当手段在国际市场上排挤俄罗斯。
此间舆论普遍认为,普京和布什在过去4年多的时间里建立起了“个人之间的友谊”,他们可以坦诚地交换对各种重大问题的看法。然而在伊朗核问题上,双方很难找到共同语言。联系到俄准备向叙利亚出售短程导弹系统以及美国对此事的指责,可以想象,俄美领导人在布拉迪斯拉发的会晤将不会轻松。(人民日报驻俄罗斯记者 吕岩松)
转 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