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核协会2010年4月15日新闻报道] 世界上有多个国家采取了行动,不断推动乏燃料的后处理与再循环利用。
由于美国的废物管理政策正在评估中,美国有可能将后处理视作减少乏燃料库存的一种方式。先前的尤卡山项目的容量为6.3万吨民用核材料,现在肯定还需要更多。通用日立核能公司总裁Jack Fuller说,如果目前美国累积的乏燃料将把一个足球场堆至10米高,后处理将会使其体积减少至在同样的高度下只占足球场"一个端区"的面积。 Fuller说,美国"不要选择后处理,应直接选择再循环"。
美国决定不分离钚是希望激励其他国家,并降低民用钚转为军用或被非国家主体使用的风险。不过,法国和英国继续后处理,日本也将很快加入后处理的行列。不过,日本后处理采用的是不让钚从铀中分离出来的方式。韩国与美国签订的协议禁止进行后处理的协议将于2014年到期,韩国希望进行后处理以减少进口铀的数量,降低永久贮存的废物体积,并在短期内减轻乏燃料临时贮存库拥塞的压力,其乏燃料临时贮存库将在2016年前装满。
同时,乌克兰也可能走向后处理。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达成了建造"一座实验设施以再循环哈尔科夫市的乏燃料"的协议。尽管细节并不清楚,但燃料与能源部部长Yuriy Boiko说,这可能意味着向乌克兰引进先进技术。(核信息院 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