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提议向火星发射探测器寻找生命
发布日期:2014-05-13 【字体
大 中 小 】
分享:
据最新一期出版的《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一个非营利组织近日提议一个新火星任务——朝火星喷射碉堡克星导弹以渗透到火星地下深处,只不过发射的不是弹头,而是探测器。
在火星上,微生物存在的迹象可能隐藏在深层地下冰处,这使得微生物免受宇宙辐射的伤害。美国好奇号漫游车配有一个钻头,但它只能渗透到地下几厘米。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比弗利的非营利组织火星探索公司常务董事克里斯·卡尔贝里说:“好奇号无法探测地下深处,准确来说它也就是做做表面文章。”
报道说,未来的任务应该深入火星地下深处,但它们的能力也很有限。美国宇航局预计2016年发射的因赛特着陆器任务将在火星表面向下钻孔5米,但它的目的并非寻找生命的痕迹。欧洲航天局将于2018年发射的“天外火星”漫游车将在火星地表向下钻取2米,以寻找生命的迹象,但它只能够探索单一一片火星区域。
这就是为什么日前火星探索公司为这个名为“天外飞驰”的项目公开募集资金,后者将在整个火星散射小型轻量化的射弹。每一个导弹将携带科研设备并通过无线电与地球保持联系。
这个研究小组成员包括吉尔·莱文,他在对美国宇航局1976年维京号任务进行的实验中声称观察到生命存在的证据。美国宇航局则表示第二次车载实验排除了这一结果。莱文认为“天外飞驰”项目可以证实维京号的发现,同时运行一系列实验查明生命是否在火星上独立出现。
然而,首先火星探索公司必须展示它的硬件足够强健。美国宇航局在1999年深空号项目里曾采取了相似的途径。两个小型探测器如预期撞击火星,但它们无法与地球建立无线电联系。“穿透器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天外火星”漫游车项目科学家豪尔赫·瓦格说,“不是所有设备都能经得起这样的冲击。”
研究小组还必须找到一个“搭乘工具”,因为他们希望将导弹搭载在已经前往太空的项目里以降低成本。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阿兰·史密斯说:“在前往火星的宇宙飞船上获得相应的技术是比较困难的。即便如此它仍展现出渗透器已经日渐形成行星探索的可信平台。”
史密斯是为前往木星的卫星木卫二的一个潜在项目研发渗透器的研究小组成员。木卫二被认为存在一个地下海洋或可能支持生命的存在。去年科学家们朝目标发射了由沙子和冰组成的虚拟探测器,结果显示探测器可以从这样的剧烈撞击中“存活下来”。
“天外飞驰”项目研究小组将进行相似的测试,希望最终能够一次释放多个导弹以增加成功率。研究小组相信这一方法将比发射更多着陆器更快,且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