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大讲堂正文
原子结构
发布日期:2008-08-19          【字体 分享:
【打印】       【关闭】
返回
顶部
原子结构
发布时间:2008-08-19   字号:

  氢气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号,也是原子结构最简单的元素。美国化学家尤里在1932年发现氢的一种同位素,它被命名为“氘”。而氘的原子核中则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构成。1934年,卢瑟福预言氢存在着另一种同位素“三重氢”。同年,他与其他物理学家在静电加速器上用氘核轰击固态氘靶,发现了轻元素的聚变现象,并制得了“氚”。

  人们发现几利所有的元素都有同位素,周期表中第92号元素铀-238的原子是由92个电子、92个质子和146个中子构成的。我们知道铀原子的相对原子量最初确定为238。但1935年登普斯特发现铀原子中约有0.714%的铀-235,接着,邓肯又搞清楚了“铀核裂变”实际上是铀-235核的裂变。铀-235核由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构成。周期表中的第94号元素钚-240,钚-242等。此外,周期表中的第90号元素钍则有6种同位素,其中含量最多、寿命最长的是钍-232。第三号元素是锂,也有两种同位素:锂-6,锂-7。上述物质(氢、铀、钚、钍和锂)及其同位素都可作为获取核能的燃料。铀-235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易于发生核裂变的唯一核素;钚-239,铀-233等核素也易于裂变,但自然界中不存在,需要人工生产。

 
【关闭】    【打印】

版权所有:国家原子能机构

承办单位:国家原子能机构新闻宣传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 邮编:100048

网站标识码:bm63000002

京ICP备05081654号